網站設計
Website Design Portfolio|讓網站像空間一樣有層次
網站設計就像空間規劃:從動線、光線到材質,一頁一頁長出你的品牌故事
很多品牌都說:「我們想做一個 漂亮又好用的網站。」
但真正長久耐看的網站,關鍵往往不只是版型,而是像室內設計一樣,先搞清楚:誰會走進來?視線怎麼流動?要把什麼放在第一眼?
這一頁不是在介紹工具,而是把我們做網站設計時的思考方式與實際案例整理成一份「作品集導覽」,你可以把它當作看空間作品那樣,一邊看照片,一邊理解背後的布局與細節。
動線規劃
首頁就像玄關,導航是走道,CTA 像每個空間的入口。
我們會先畫好「瀏覽動線」,確保使用者每一步都有下一步。
我們會先畫好「瀏覽動線」,確保使用者每一步都有下一步。
材質與光感
網站上的色彩、字級、留白,就像牆面、地板與燈光。
不是只選好看,而是要符合品牌氣質與閱讀節奏。
不是只選好看,而是要符合品牌氣質與閱讀節奏。
長期居住感
不是只為了「今天的活動頁」,而是思考 3~5 年內內容怎麼長、頁面怎麼增減、模組怎麼復用,讓網站真的住得久。
01
從「空間感」開始的網站設計:不是先選模板,而是先看動線
很多網站看起來華麗,但實際使用起來像走進一間動線很亂的餐廳。
我們習慣把網站當成一個可以逛的空間來設計:入口、走廊、展示牆、座位區、結帳台,對應到首頁、選單、作品區、內容區和行動按鈕。
- 一、品牌玄關:第一眼就知道來對地方
像室內設計會在玄關放上呼應屋主個性的家具與掛畫,網站首頁的上半部,應該在三秒內讓人知道:你是誰、做什麼、為什麼值得繼續往下看。 我們會用主視覺搭配一句到位的標語,讓訪客馬上抓到調性。 - 二、瀏覽動線:讓使用者自然往下一區走
在空間裡,好的動線會讓人不自覺走到下一個區域;網站也一樣。 我們會安排「視覺節奏」:大面積圖片搭配重點標題、再縮進細節說明,穿插 CTA 按鈕,讓使用者知道下一步是「看作品」、「了解服務」還是「直接詢價」。 - 三、材質與配色:網站的牆面與家具
顏色、字體、線條粗細,就像材質與家具選擇。 對醫療產業,我們多用冷靜乾淨的灰藍與細線框;對手作品牌,則加入更多紙張質感、手寫字感的細節。同一套設計系統可以延伸到 EDM、社群圖與簡報,維持整體一致。 - 四、收納與機能:內容多也不顯得擁擠
當內容越來越多,如果一開始沒有設計好分類邏輯和列表呈現方式,很容易變成「資訊倉庫」。 我們會先盤點你有哪些內容模組(案例、文章、FAQ、服務方案等),為它們設計統一的卡片與標籤系統,讓網站就算長到上百頁,仍然好找好逛。
上圖左側是實際網站首頁視覺模擬,右下則是把版型拆成模組的線框圖。 像在看平面圖一樣,先決定動線與區域,再放入品牌風格。
02
不同產業、不同網站動線:先找到你比較像哪一種空間
網站不是只有「企業官網」這一種形式,就像空間有住家、展場、餐廳、旅店,各自的動線與氛圍都不同。 下面整理幾個常見的網站情境,你可以看看自己比較像哪一種。
- 情境一:形象官網,像精緻生活選物店
以品牌故事、理念與代表作品為核心,希望來訪的人可以慢慢逛。 我們會安排較多留白、舒服的字級與照片比例,讓網站給人的感覺是「品味一致、資訊乾淨」,而不是只堆滿字。 - 情境二:內容型網站,像有系統的圖書館
如果你有大量文章、教學或案例分析,網站就像一個需要好好分類的圖書館。 我們會為你設計分類結構、文章卡片樣式與關聯閱讀區,讓讀者可以從一篇文章自然延伸到下一篇,提升停留時間與信任感。 - 情境三:電商/預約導向,像動線清楚的旗艦店
在這類型網站裡,主角是商品與預約流程。首頁會用比較直接的 CTA、「立即預約/立即選物」作為動線核心, 並在過程中安排安心資訊(評價、保固、療程說明),讓使用者在做決定時不會覺得被催促。 - 情境四:專案型 Landing Page,像為一次活動打造的快閃店
新產品上市、展覽、課程或期間限定活動,我們會用較強烈的視覺與故事節奏呈現。 上半段抓住注意力,中段用圖文拆解特色,下半段用 FAQ 與實際案例收尾,整體節奏比較像講完一場簡報。
每一種網站類型,就像不同用途的空間。先釐清用途,再決定要用什麼材質與家具(版型與模組),會省下很多來回修改。
03
Brand Studio|形象官網設計線
適合:品牌官網/專業工作室/設計相關產業
這一條作品線專注在品牌氣質與作品呈現。就像替工作室打造一間可以帶客戶參觀的實體空間,從門面到展示牆,都圍繞著你的專業與案例。 我們會協助整理文案與照片,讓網站看起來乾淨專業,又不會太像制式樣板。
| ✔ | 首頁結構 | 以「品牌介紹 → 服務摘要 → 精選作品 → 客戶回饋 → 行動按鈕」為主軸, 把原本零散的內容整理成一條順暢的故事線。 |
|---|---|---|
| ✔ | 作品集排版 | 針對你的案例設計卡片與細節頁版型,包含前後對比、平面圖/線框圖、設計重點條列, 讓每個專案都能被好好閱讀,而不是只剩一張完工照。 |
| ✔ | 品牌風格系統 | 建立網站專用的色彩與字體系統,並預留按鈕、標籤、強調字的樣式, 方便未來延伸到 EDM、簡報、投影片等素材。 |
| ✔ | 內容編輯後台 | 保留你熟悉的後台(例如 WordPress、現有 CMS), 只在前端與資訊架構上做整理,讓你之後可以自行新增案例與文章。 |
| ✔ | 視覺統一與細節 | 包含 favicon、表單樣式、錯誤頁、感謝頁等小細節, 讓整個網站就像裝修完成後連開關與門把都換新的一樣完整。 |
04
Flow Studio|預約 / 電商 / 課程動線設計線
適合:預約型服務/課程平台/小型電商
這條作品線專注在流程與轉換率。從首頁入口到完成預約或下單, 我們會像畫動線圖那樣拆解每一步的資訊與阻礙點,讓網站真的有助於業務,而不只是好看。
| ✔ | 預約 / 下單流程 | 視你的產業選擇最適合的流程長度與欄位數量, 避免「問太少資訊後面無法作業」或「問太多導致流失」。 |
|---|---|---|
| ✔ | 安心資訊區塊 | 在關鍵節點放入 FAQ、真實評價、保固&流程說明, 就像在空間的角落放上小提示與說明牌,讓人做決定時更有安全感。 |
| ✔ | 行動版體驗 | 針對手機版單獨調整按鈕大小、字級與折疊區塊, 確保預約或結帳流程在小螢幕上也順暢好點。 |
| ✔ | 成長空間預留 | 資訊架構會預留未來可新增的分類與頁面, 讓你想再加部落格、會員專區或新服務時,不需要全部重來。 |
| ✔ | 數據與調整 | 會預先考量追蹤碼與事件設定的位置,方便日後根據數據調整文案與版面, 真正做到「一邊營運、一邊調整動線」。 |
05
版型會換,但品牌調性與資訊架構會一路陪你
很多業主在談網站時,第一句是:「我們想換一個比較新的版型。」 但就像室內設計,真正決定空間好不好住的,往往不是牆壁顏色,而是格局與收納邏輯。
不管你現在用的是哪一種系統,我們會先一起整理:你的服務怎麼被分類?使用者第一次來會想找什麼?要先看到作品、價格還是流程? 一旦這些東西被梳理清楚,之後就算換主題、換系統、甚至換整個技術堆疊,你也只是幫同一個品牌換一套新裝潢,而不是每次都從空屋開始。
上層是會隨著潮流微調的視覺與技術,下層是比較穩定的資訊架構與內容模組。 我們會把重心放在後者,讓網站跟得上潮流,也撐得過時間。
常見問題 FAQ
在考慮網站設計或改版前,大家最常問的幾個問題
可以,只是流程會稍微不一樣。比較常見的做法是:先用線框圖和假文字排出版面與動線,再一起補上實際內容。 就像室內設計先畫平面圖,再決定家具與裝飾。 在這個階段,我們會協助你整理「一定要說清楚的資訊」和「可以慢慢補充的故事」,避免網站變成只有漂亮圖,卻看不到重點。
改版不代表「全部刪掉重來」,比較好的做法是先做內容盤點: 哪些頁面是高流量且資訊仍然正確、哪些需要更新、哪些可以合併。 我們會協助把這些內容整理成新的資訊架構,並在設計上預留「舊內容搬遷」的區塊與路徑, 讓你在過渡期間也不會因為改版而突然斷掉搜尋或既有客戶的習慣。
以現在的使用習慣來說,幾乎是「一定要」。 多數產業的流量有一半以上來自手機,如果沒有針對行動版調整,很多精心設計的版面在小螢幕上會完全看不出來。 我們在設計時會先以桌機與平板定調版面,再針對手機單獨調整字級、間距與按鈕大小,就像同一個空間在不同視角下都要好看好走。
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一開始會先做「設計系統」而不是直接把顏色寫死。 主色、輔色、標題字、內文字、按鈕與標籤,會被整理成一套可以調整的變數。 日後你如果換 Logo 或品牌主色,多半只需要調整幾個關鍵設定,就能讓整個網站跟著換氣,而不用重新切版。
依照規模不同,大約從 4 週到 12 週都有可能。 時間差異主要來自:資訊整理速度、決策流程與修改輪次。 一般來說,你們需要準備的是:品牌既有素材(Logo、照片、簡報)、服務資訊、希望被看到的重點。 其餘像是版面結構、段落分配、CTA 動線,我們會用提案與線框圖的方式一步一步確認。
想看更完整的網站設計實際案例?
你可以把這一頁當作作品集導覽的首頁, 也可以延伸到下一頁,專門放不同產業的前後對比、線框圖與設計說明。
前往完整作品集 ➜
(實際網址可依你的作品集頁面自行更換)

